【教学设计】7年级上——花卉生长的基本条件——土壤 二维码
252
发表时间:2018-09-17 10:25 花卉生长的基本条件——土壤 学情分析: 学生通过前一章节的学习,借植物分类观赏了各种花卉,对花卉如何生长充满了兴趣,并提出了一系列如何让植物生长得更好地问题,因此,恰好借着这种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了解花卉的基本条件。而本节课以植物的生存环境——土壤为主要内容。 教学目的: 1.了解花卉生长的基本条件; 2.土壤的作用; 3.掌握土壤的分类方式; 4.掌握不同类型土壤的特点; 5.了解培养土的概念; 6.了解酸碱土壤的调节方式。 教学重点: 掌握土壤的分类方式及不同类型土壤的特点。 教学难点: 了解酸碱土壤的调节方式。 教学内容: 一、花卉生长的条件: 土壤、水分、肥料、空气、光照、温度 二、土壤的作用: 固定植株,提供水分、肥料和氧气等,所以土壤是常用花卉栽培的基质。 三、土壤的分类: 1.按质地分类 (1)沙土 由80%以上的沙和20%以下的黏土混合而成的土壤。泛指含沙很多的土。这种土壤土质疏松,透水透气性好,但保水保肥能力差,耕种时需要改良。不太适宜某些植物生长。 优点:疏松、透水、透气性能好。 缺点:保水、保肥力差。 (2)粘土 优点:保水、保肥力好。 缺点:透水、透气性能差,易结块。 (3)壤土 既能透水、透气又能保水、保肥。是优良的培养土。 2.按土壤的酸碱性分类: 酸性土壤 PH<7 中性土壤 PH=7 碱性土壤 PH>7 (1)土壤的酸碱性测定方式: 取少量土壤于杯子中,加入蒸馏水,搅拌后待其澄清,用玻棒或牙签蘸少许清液于试纸中,立即与比色卡对照。 (2)土壤酸碱性的调节方式: (1)酸碱性土壤相混合,若仍偏碱性,则加入稀酸(食醋AC或硫酸亚铁FeSO4)。 (2)酸碱性土壤相混合,若仍偏酸性,则加入草木灰、或少许石灰。 四、培养土:用于盆栽花卉的土称之。 培养土的条件: 疏松肥沃,有团粒结构,无病虫,能排水、透气又能保水、保肥,酸碱适宜的土壤。 五、无土基质: 即用水藓、刨花、木屑、焦糠、陶粒和珍珠岩来代替种花的基质。也可以用水养植。 优点:无污染、无害虫、透气、不板结、干净。 缺点:无养分、取材没有土壤来的方便。 1、沙土 :以沙粒为主的土壤。含沙量可达85%以上,而细土量仅占不到15%,可明显看到各种大小的沙粒。沙土通气透水,春季土温上升快,宜于发芽出苗。但保肥力差,易受干旱,本身养分少,是发小苗,不发老苗的土壤。可掺入塘泥等改良,化肥不宜多施用。在沙土上使用磷肥及微量元素,效果很好。 2、沙壤土:一种含沙粒多,含细土少的土壤。其含沙量可达55%~85%,一般湿时能成球状,但球面不平,如将其搓成大拇指粗的条状时,易碎成大小不同的土块,干土块易压碎。这种土壤土质松散,通气透水,不黏不硬,宜于耕作,但保肥、保水力仍较差,发小苗,不发老苗,后劲差。施肥时应多施黏粪。施化肥应以“少吃多餐”为原则,勤施、少施,以防肥料流失。 3、壤土:一种土性良好的沙黏含量适宜的土壤。其特性是松而不散,黏而不硬,既通气透水,又保水保肥,且肥力较高,宜于种植各种植物。人工配制壤土,可用20%的黏土、30%~40%的淤泥、300/0―400/0的沙,充分混合。因有黏土,保水保肥力强;因有沙,排水好;因有淤泥,有一定的肥效。 4、黏土:细土含量占绝对优势,而含沙量很少的土壤。细土含量达45 010以上,其中粒径为0.02―2毫米的沙粒仅占不到35%。黏土有较高的保水、保肥能力,含植物所需养分较多,但通气透水性差,适合栽培水生植物等,栽培其他花卉时需要适当掺沙,多施有机肥料进行改良。 |